一场经济学新星的亚洲突围赛,20个中国代表名额争夺战进入最后倒计时。
EAC亚洲经济学大会(Economics Asia Convention)正迅速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青年经济学竞赛。这项由IEO日本组委、IEO中国澳门组委与IEO中国区创始单位ITCCC联合发起的高水平学术活动,背靠东京大学、香港大学等顶尖学术机构的权威专家支持。
2024年3月,首届国际站在日本成功举办,汇集了中国香港、澳门以及日本、阿联酋、泰国、新加坡等多国经济学精英学子。
今年,赛事迎来重大变革:原定2025年2月举行的中国站活动突然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轮直通”晋级机制。仅凭1月23日的线上水平测试,个人成绩前20名即可直通东京国际站。
对于错过NEC、IEO等赛事的经济学子,这无疑是年度最后的高含金量机会。
赛事变革:中国站取消与单人突围通道
2025年EAC亚洲经济学大会赛制发生重大调整,引发广泛关注。原计划于2月7日至10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站活动已被取消。
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高效的晋级通道——仅通过一轮在线水平测试,直接选拔国际站选手。
这一变化大幅缩短了参赛路径。学生无需经历区域赛、中国站等多轮选拔,现在只需在1月23日的90分钟线上测试中脱颖而出,就能斩获珍贵的国际站入场券。
中国学生晋级名额仅设20席,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这些优胜者将代表中国参加3月23日至29日在东京举行的国际站盛会。
报名方式也随之调整。组委会不再接受团队报名,所有参赛者必须以个人形式参与水平测试。只有在晋级国际站后,选手才会与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选手混合组队,形成5人跨国团队。
这一变革降低了初期参赛门槛,让个人能力突出的学生不受团队限制,但同时也对个人学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关键赛程:时间节点与晋级路径
报名截止日迫在眉睫。2025年1月3日23:59将关闭报名通道,距今仅剩不足一周时间。
有意参赛的学生需立即通过官网或合作教育机构完成注册,逾期不候。
核心赛程时间表:
设备调试期:1月17-22日(确保网络与考试环境)
水平测试日:1月23日(个人在线测试,90分钟定胜负)
国际站活动:3月23-29日(日本东京)
水平测试采用纯英文笔试形式,包含30道选择题,限时90分钟完成。题目内容涵盖经济学(70%)、商科(15%)和金融知识(15%)三大板块。
考试规则严格:禁止使用计算器或其他辅助工具。每题4分,答错不扣分,满分120分。这种计分方式鼓励学生勇于作答,减少放弃难题的保守策略。
国际站巅峰对决:学术与文化双线挑战
晋级选手将飞赴东京,开启为期七天的经济学奥林匹克之旅。国际站活动设计体现学术严谨性与文化多元性的融合。
学术挑战分为两大核心环节:
经济学进阶知识测评采用个人独立作战模式。180分钟内,选手需完成20道选择题(答错倒扣1分)和5选4的开放式问答题。
考察范围包括: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全球经济与发展经济学
金融素养
商业项目路演则考验跨国协作能力。选手将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成员组成5人团队,进行48小时极限挑战——分析商业案例、设计解决方案并制作演示文稿。
路演评估维度全面覆盖:
商业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
财务与会计方案
人力资源规划
运营管理
路演高潮是10分钟英语展示和10分钟评委问答,既检验方案质量,也挑战演讲表达与临场应变能力。
赛事期间学生将入住东京奥运村,并走进东京大学课堂,参加由东大教授设计的精英实训课程。学术之余,大会还安排丰富的日本文化体验活动,促进亚洲青年间的深度交流。
参赛价值:亚洲级认证与升学助力
EAC的含金量源于其权威的学术基因。赛事由IEO国际经济学奥赛组委会骨干成员共同打造,被教育界视为“IEO平替”的高质量经济学竞赛。
东京大学、香港大学等顶尖学府专家的深度参与,保障了学术内容的专业性和前沿性。
对参赛学生而言,这一经历将成为升学申请的强力筹码。赛事表现采用国际通用的四级评价体系:
High Distinction(前10%)
Distinction(前10%-30%)
Merit(前30%-50%)
Participant(前50%以上)
获得高级别认证的学生不仅证明了自己的经济学素养,更展示了团队协作、跨国交流和商业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
在留学申请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此类亚洲级学术竞赛经历能有效提升个人背景的辨识度。据统计,参与高级别经济学竞赛的学生中,超过60%被世界一流名校录取。
EAC经济活动样题(题目训练)
EAC经济活动真题
免费下载通道
高效备赛策略:知识体系与资源支持
针对紧迫的备赛时间,官方提供了清晰的知识框架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知识体系要求高于常规国际课程。学生需掌握超越AP、A-Level和IBDP经济学大纲的内容,特别是AP体系学生,在完成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后还需补充额外知识模块。
官方推荐的核心备赛资料:
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原理》(曼昆)、Economics(McConnell等著)
金融知识:Focus on Personal Finance(个人理财)
商业分析:Cambridge国际ALevel商务教材、IB商业管理教材
鉴于EAC与IEO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个人理财等核心内容的高度重合,专家建议可采取“双赛联备”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翰林等教育机构推出30小时初赛冲刺课程,采用3-8人小班制,分三阶段系统强化:
微观经济学知识深化
宏观经济学理论拓展
个人理财与商业通识整合
为什么2025赛季与众不同?
随着全球教育赛事格局变化,EAC亚洲经济学大会正迅速填补高品质经济学竞赛的空白。2025赛季的直通模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效率——一次测试就能站上国际舞台。
东京国际站设计的跨国组队机制打破了传统竞赛的地域限制,使中国学生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经济学精英深度碰撞。在东京奥运村的住宿体验和东京大学的学术浸润,更为赛事增添了独特魅力。
随着1月3日报名截止钟声临近,这场经济学新星的亚洲突围赛已进入读秒阶段。20张东京入场券,将属于那些敢于突破边界、渴望国际舞台的年轻经济头脑。
早稻田大学经济学教授山本哲平在首届EAC闭幕式上感慨:“这些年轻人分析经济现象的眼神,让我看到了亚洲未来的希望。”
东京等待的不仅是20位中国代表,更是在寻找能穿透数据迷雾、连接亚洲经济未来的思考者。
当3月的东京樱花绽放,亚洲最杰出的青年经济学人才将再次聚首,以智慧为笔,以数据为墨,共同书写属于新一代的经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