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经济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具备扎实经济学知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需求也愈发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Economics Asia Convention)应运而生,为亚洲地区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经济学才华、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概述
- (一)赛事起源与背景
- 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由 IEO 日本组委 - 金融知力普及协会、IEO 中国澳门组委 - 礼仕培育基金,及 IEO 中国区创始、成功举办前四届 IEOC 活动的 ITCCC 联手,联合东京大学、香港大学等权威学术单位专家共同发起。其宗旨是激发亚洲中学生对经济学与商科的兴趣,挖掘和培养具有潜力的经济学人才,促进亚洲地区经济学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二)参赛对象与赛事规模
- 该竞赛面向 12 年级及以下的中学生,要求报名者具有较强的经济学基础,对经济学、商科、金融领域充满浓厚兴趣。自举办以来,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的规模逐年扩大,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参与,成为亚洲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中学生经济学竞赛。
- (三)赛事流程与内容
- 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 2025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线水平测试、中国站和国际站。知识点占比经济学知识 70%,商业知识 15%,金融知识(个人理财)15%。具体如下:
在线水平测试:通常为个人独立、1.5 小时限时答题,采用英语进行,题型为客观选择题 30 道。
中国站:
- 经济学进阶知识测评:个人为单位,150 分钟限时纸笔答题,满分 200 分。题目类型包括客观选择题 20 道,每题 4 分,答错倒扣 1 分,不回答不得分也不扣分,满分 80 分;问答题 4 道,选做 3 题,每题 40 分,满分 120 分。答题时不可以使用计算器和任何辅助工具。
- 商业项目路演:4 人团队为单位,满分 200 分。关注素养包括商业知识(包括并不限于市场预测、营销分析、财务分析、运营分析和人力资源分析),以及演讲能力(包括并不限于辩论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和英文表达能力)。
国际站:
- 经济学进阶知识测评:个人为单位,180 分钟限时纸笔答题。题目类型包括客观选择题 20 道,每题 4 分,答错倒扣 1 分,不回答不得分也不扣分,满分 80 分;问答题 5 道,选做 4 题。
- 商业项目路演:跨国、跨区域 5 人团队为单位。除了学术测评外,国际站还包括东京大学课程学习和日本当地文化交流活动。
当下热点与 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的结合
- (一)数字经济与 EAC 竞赛
-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 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中,数字经济相关的内容也逐渐受到关注。例如,在商业项目路演环节,学生们可能会被要求设计基于数字技术的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平台、数字金融服务等。这就需要他们深入了解数字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数字市场的供需关系、竞争格局以及创新策略。通过参与这样的竞赛项目,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冲击和变革,培养在数字时代下的经济思维和创新能力。
- (二)可持续发展与 EAC 竞赛
-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发展目标,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竞赛内容中。在经济学进阶知识测评中,可能会出现关于绿色金融、环境经济学等方面的题目,要求学生分析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经济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推动可持续发展。在商业项目路演中,学生们需要考虑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设计具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使他们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
- (三)全球贸易与 EAC 竞赛
-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贸易格局不断变化,贸易摩擦、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日益复杂。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讨全球贸易问题的平台。在竞赛中,学生们可能会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亚洲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探讨如何应对贸易摩擦等挑战。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讨论,学生们能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未来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做好准备。
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的优势与价值
- (一)学术价值
- 权威学术支持:竞赛得到了东京大学、香港大学等权威学术单位的专家支持,确保了竞赛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质量。这些专家作为大会的嘉宾或评委,为参与者提供宝贵的学术指导和建议,使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研究方法。
系统知识考察:竞赛的考察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全球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同时还注重商业知识的考察,如市场预测、营销分析、财务分析等。这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知识,提高对经济学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 学术评价体系:采用高水平的学术评价体系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评价,个人成绩和团队成绩均采用客观选择题和问答题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此外,大会还设有 High Distinction、Distinction、Merit 和 Participation 等多个奖项等级,以激励参与者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 (二)能力培养
- 团队协作能力:在商业项目路演环节,学生们需要组成团队共同完成项目策划和展示。这要求他们相互协作、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 领导力与决策能力:在团队项目中,学生们需要担任不同的角色,有的可能负责领导团队,制定战略和决策。这为他们提供了锻炼领导力和决策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做出明智的决策,应对各种挑战。
- 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中的商业项目路演要求学生们设计创新的商业方案,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这需要他们具备创新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地挑战和实践,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 演讲与表达能力:在展示答辩环节,学生们需要向评委和其他团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商业方案,并回答评委的提问。这对他们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演讲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 (三)国际交流与文化体验
- 跨国组队与交流: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打破地域界限,学生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同学携手组建模拟商业公司,共同参与中学生跨文化商战 PK 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教育体系和经济发展情况,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东京大学课程学习与文化体验:国际站活动期间,学生们将入住东京奥运村,并深入东京大学,参与精英实训与跨文化交流课程。这些课程由东京大学等权威学术单位的专家精心设计,融合了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案例,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此外,学生们还将有机会参与丰富多彩的日本当地文化交流活动,亲身体验日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文明,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 (四)留学与未来发展
- 助力留学申请:参与 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可以在留学申请中为学生增加竞争力。国外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竞赛经历可以证明学生在经济学领域的兴趣和潜力,展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和创新思维等,为留学申请增添亮点。
- 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经济学领域的不同方向和职业发展路径,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规划。同时,竞赛中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资源也将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一)知识储备与学习压力
- 挑战:竞赛的考察内容广泛且深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新知识,同时还要兼顾学校的课程学习,这会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
- 应对策略:学生可以提前规划学习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竞赛学习与学校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经济学教材和书籍,参加经济学培训课程或线上学习平台,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知识。同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理解,多做练习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 (二)语言障碍
- 挑战:竞赛全程采用英语进行,包括答题、演讲和交流等环节,这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可能在英语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困难,影响他们在竞赛中的表现。
- 应对策略:学生可以提前加强英语学习,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参加英语培训课程,提高英语语法和词汇水平。同时,要多阅读英语经济学文献和资料,提高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在口语表达方面,可以多参加英语演讲和辩论活动,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 (三)团队协作与沟通问题
- 挑战:在商业项目路演环节,团队协作和沟通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地区,可能存在文化背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这可能会导致团队内部出现沟通不畅、协作困难等问题。
- 应对策略:团队成员在组队初期要加强沟通,了解彼此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及时交流项目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要尊重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倾听和包容,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等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 (四)时间管理与压力应对
- 挑战:竞赛期间,学生需要同时完成多个任务,如学习经济学知识、准备商业项目、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等,这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同时,竞赛的竞争压力较大,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压力应对能力。
- 应对策略:学生可以制定详细的时间安排表,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各项任务都能得到充分的准备。要学会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在面对压力时,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如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缓解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竞赛规模与影响力不断扩大
- 随着亚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经济学人才需求的增加,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的规模和影响力有望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竞赛中来,竞赛的参赛人数和团队数量也将进一步增加。同时,竞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不断提高,吸引更多优秀的中学生参与其中。
- (二)竞赛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
-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可能会不断创新。例如,在竞赛内容方面,可能会更加注重与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增加对新兴经济领域的考察,如人工智能经济学、区块链经济学等。在竞赛形式方面,可能会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和互动环节,如企业调研、模拟交易等,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 (三)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
- 为了提高竞赛的质量和水平,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可能会与更多的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高校可以为竞赛提供学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制定竞赛规则和评价标准,同时也可以为优秀的参赛学生提供奖学金和招生优惠政策。企业可以为竞赛提供赞助和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和市场需求,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 (四)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 作为一项亚洲地区的经济学竞赛,EAC 将不断提高其国际化水平。未来,竞赛可能会加强与国际经济学组织和其他国际竞赛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竞赛经验和教育理念,提升竞赛的国际影响力。同时,竞赛也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作为一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学生经济学竞赛,为亚洲地区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国际舞台。通过与当下热点问题的结合,竞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术深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参与竞赛会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合理的应对策略,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随着未来的不断发展,EAC 亚洲经济学竞赛有望在规模、影响力、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经济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